从中国高层的多次部署,到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近期最受舆论关注的概念之一莫过于“新基建”。那么,新基建究竟“新”在哪里?与传统基建有什么区别?新基建为何获得官方高度重视?新基建有是否足以支撑起“稳增长”的重任?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传统基建稳需求、注重补短板,新基建关注新兴产业、谋未来发展。早在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建”概念,“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2020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新基建肩负着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基建有望承担的是加速社会及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任,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将对中国产生历史性影响。进入2020年,新基建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和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在多次会议中被频繁提及。
无论是专项投向新基建的比例,还是PPP项目中新基建的占比基建,都在不断提升。结合国内相关政策新利体育、会议对新基建重点领域的展望,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产业需求。
新基建投资有望重点涉及七大领域:5G、数据中心、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从产业链角度,有望较为受益的具体产业包括:半导体设备、国产芯片、国产基础软件、服务器、存储、IDC、云计算、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V2X车联网、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的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
:5G网络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底层技术,有望带来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升级;
:大数据四个层面特点: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商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
:目前,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三大主线:需求侧的消费性物联网、供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涵盖面很广,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能源、通信等领域。
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建”概念,重点配套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信息化等领域。
同时更广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包括轨道交通、环保建设等补短板领域。新型基建体量尚小但发展前景大,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是政策持续支持方向。
2020年以来,为了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并与过去的传统基建不同,高层定调推进“新基建”。新基建对提升中国存量资产效率、改善中长期产业竞争力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国家主导产业的重点领域。
新基建的实施有望优化中国庞大的存量制造产能效率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结构调整和全面转型升级。
新基建由于具有技术升级需要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相对不成熟等典型特征,未来政府部门可能逐步转变为动员发起方和战略投资方。中国新基建相关产业依靠市场化竞争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和进步,并依托境内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投资收益变现和持续扩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