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许维娜)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一系列中国地标、世界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以高铁工程、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等为代表的超级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建造享誉全球的一张“中国名片”,也给中国建造提供了更多施展空间和创新舞台。
“过去几十年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内容的中国建造,不断壮大、持续创新、连续跨越,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日前,中国建造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表示。
“这十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宋南平表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到海外工程的建设当中。可以说,中国建造的强国梦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新时代下,中国建造己经上升到国家品牌层面,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持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可以预见的是当前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建造的转型升级阶段,只是今后的重点有所不同。”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国中河表示,中国建造“走出去”发展正在加快步伐实现新的突破。
国中河表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加强与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制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编制和管理工作,积极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外文版编译,鼓励重要标准制修订同步翻译。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多边双边工程建设标准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或区域标准。加强我国标准在援外工程、“一带一路”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二是提高企业对外承包能力。鼓励我国建筑企业、工程设计等咨询服务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推动对外承包业务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逐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加强对外承包工程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签订双边工程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强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建筑企业“走出去”。推进注册建筑师等工程建设领域执业资格国际互认,拓展青年人才交流合作渠道,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许维娜)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一系列中国地标、世界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以高铁工程、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等为代表的超级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建造享誉全球的一张“中国名片”,也给中国建造提供了更多施展空间和创新舞台。…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杜燕飞)“前三季度,面对下游需求减弱、新利体育入口钢材价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挑战,钢铁行业采取提质降本增效措施,狠抓产销平衡,全面对标挖潜,行业运行总体保持相对平稳,并已出现趋稳向好态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今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在三季度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