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比股市还奇迹的舞台。股神巴菲特不一定能在股价最低的时候抄底股票,
2023 年广东一考生以 453 分抄底广州大学王牌土木类专业[1],2024 年河北一考生也凭 665 分捡漏了清华大学的土木类专业[2],用实践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选择大于努力”。
近年来,土木专业招生爆冷、“大漏特漏”,已经不算意外,而是常态。当土木人被套牢在工地做牛马的时候,土木专业的分数线也躲不过套牢的命运。
如今提起土木,紧随着的就是“天坑专业”,互联网只剩下清一色的“提桶跑路”,就差明面上写着,土木工程这碗饭,不香了。
每当键入“XX 专业前景如何”,那么大概率所有专业都在唱衰劝退,一就业要么是夕阳产业,要么是太阳从未升起的朝阳行业。
在这场全民劝退潮中,曾经爆火的土木工程,也凭一己之力,后来居上,力压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跻身“天坑之王”,终究逃不过“风水轮流转”。
随着土木工程光环的逐渐褪色,一系列冠以“智能”、“智慧”等科技名头的土木类新兴专业悄然崛起,成为新的焦点。
以2017年同济大学率先获批的智能建造专业为例[3],它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竞相效仿,近年来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院校数量逐年升高。
截至目前,已有 153 所高校获批新增智能建造专业,而在三年前,这一数字还只有 70 所。
招生规模亦紧随其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文件,2022 年全国智能建造专业招生 3562 人,2023 年则增长到 5539 人 [4]。更多的招生也带来了不少的疑惑,智能建造,到底是个什么专业?
尽管智能建造专业与土木工程紧密相关,却在命名上刻意避开了“土木”二字,显得欲盖弥彰,总让人感觉是土木工程换了新马甲,甚至有了“土木工程改名智能建造”的说法。
但实际上,我们统计了 55 所开设智能建造专业的院校,发现高校往往基于土木工程设立智能建造专业,原有的土木专业并不会被改名或撤销。
其中,96.4% 的高校都将智能建造设于土木所在的学院,仅有吉林建筑大学将其归于现代产业学院,与测绘类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共处一院。
我们分层抽取了同时开设智能建造和土木工程的六所高校,对比专业培养方案后发现,上至 985,下至普本, 智能建造专业均保留了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材料等土木工程的核心课程,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计算机技术、机械原理以及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向“智能”方向的转型与升级。
不过智能的程度并不多,甚至有智能建造的毕业生现身吐槽:“学智能建造,享土木人生,啥都学,但啥都不会,就是提桶跑路时转行的路比较宽。”
换汤不换药的智能建造,难免被网友认为是蹭上计算机热度, 披上“交叉学科”的外衣,以“智能”之名行土木之实,从而让天坑土木打一个翻身仗。
别看如今土木工程“人人喊打”,把时间拨回到十几年前, 土木也曾风光无限。
2006 年到 2015 年的 这段时期被誉为“建筑土木工程专业的黄金十年” [5]。那段如火如荼的基建时期,不仅见证着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也孕育出了鼎盛辉煌的土木专业,跟风开设土木专业的院校从 2008 年的 392 所,迅速攀升至 2022 年的 572 所 [6]。
随着“要致富,先修路”的号召下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城镇化率迅猛提升,从2000年的36.09%跃升至2020年的63.89%。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挑战,房地产行业动荡不安,土木行业逐渐步入下行轨道。
土木曾经的爆火,如同海市蜃楼,但供不应求下的扩招,却真实埋下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土木大逃离”的出现避无可避。
麦可思发布的《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从 2019 届到 2023 届,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低,且五年来这一比例的降幅是 46 个职业类别里的第一名。
年轻人对土木行业的热情不断降温,劝退的风也吹到了高校的招生,分数线一降再降。
拿高考地狱级难度的河北省举例,近年来,在土木业内 享有盛誉的的“建筑老八校”中,除了清华大学土木专业的最低录取名次在“闷声”回升,其他学校的录取位次大多有所下跌。
相较往年,2024 年华南理工大学在河北的最低录取位次掉落了近七千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是暴跌一万多名。
即便是试图通过改名换面吸引学生的智能建造专业,也未能逃脱招生困境。如沈阳建筑大学的智能建造,在辽宁的理科录取位次从 2022 年的 41461 名降到了 2024 年的 43893 名,虽然不及同期土木下跌三万多名的零头,但也算难兄难弟 [9]。
为了应对招生低迷的现状,各高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将土木放在提前批和贫困生的批次录取 [10],和其他学科合并进行大类招生 [11]……眼花缭乱的招生手段,不是诈骗,胜似诈骗。
昔日的土木工程,曾是众多高考状元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 如今却成了许多学生急于逃离的“天坑”。这种从“高分者进”到“避之不及”的戏剧性转变,短暂又辉煌,不仅令人唏嘘:“没有吃上行业发展的红利,倒是赶上了天价房、房产雷、土木难,吃遍了时代的黑利。”
在专业的坑里,学子们学最繁重的课程,熬最深的夜做设计,带着一颗支离破碎的肝捱过了毕业,找着了工作爬出了坑,却发现,新利体育网址不止天外有天,坑外也有更大的坑。新利体育网址
我们统计了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讨论,发现钱多、事少、离家近,土木行业一个不占,吃的苦甚至还超级加倍。
吹着空调画设计图,拿着蓝图指点江山,是就业前的异想天开;顶着烈日冒着热汗,尘土飞扬下浇筑混凝土,跟腻子粉、甲醛同呼吸共相处,才是土木人的常态。
遇到紧张的工期,一句“晴天拼命干,夜间挑灯干”便成了土木人的常态,全年无休、通宵达旦地工作成为家常便饭,偶尔的996工作制对他们而言已是奢侈,007才是常态。在互联网行业被诟病的996工作制,对土木人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远超于此。
在工地当牛做马,待遇却不抵辛苦。据《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0 届土木类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涨幅为 67%,堪堪擦过全国本科生 65% 的平均水平 [12], 涨薪幅度有限,新利体育网址更有甚者还面临降薪裁员的风险。
本以为能越老越吃香,毕竟纵观过去,“三总五项”也算触手可及——土木学生进工地,三年就能当总工,五年就能做项目经理。
如今要想“五总十项”,都得日夜扑在项目上,常年与世隔绝,土木人看不见亲人,陪不了孩子,和家人的联系只剩每月的转账,一个“终身责任制”,更让人退休都睡不安稳,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工程出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土木人为建设添砖加瓦的壮志,就这样慢慢被工地的尘土、现实的琐碎和无尽的劳累掩埋了。
因此,土木的就业满意度往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 届土木类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满意度为 71%,仅比倒数第一的建筑类高出 3% [12],提桶跑路是必然。
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 T 局为例,2017 年至 2018 年,仅一年就流失了 302 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超过 81% 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大多来自于重点院校的土木专业 [13]。 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土木行业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也进一步印证了该行业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提桶跑路的土木人以年轻人为主,流失的人才中 35 岁及以下的占比就超过了九成,此外,55.9% 的人任职年限在五年及以下,打的多为短工。
一批又一批的土木人,就这样风吹日晒,昼夜不息,修高铁铺公路,天堑变通途,建设大厦高楼,盘活烂尾楼,却发现自己大半辈子在工地“007×365”,儿小不能抚,父老不能扶,吃苦多年,换得一个“三总五项”——三年总在应酬,五项指标偏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法混血小姑娘的英语考试成绩倒数法国爸爸一脸震惊:你可是在美国上的学的呀!英语怎么能考倒数第一?! ...
宝宝睡醒见到妈妈后,眼睛一下就亮了。露出治愈系笑容,被萌娃的表情狠狠拿捏。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vivo S20通过国内3C认证 预计搭载1.5K屏和骁龙7 Gen3
京东方首款 1.5K 屏下摄像全面屏发布:430PPI、95.3% 屏占比
Redmi K80 Pro蓄势待发:骁龙8至尊版+2K直屏配置同档唯一